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2025.08.15

电动巡逻消防车:南京街道治理的有效利器

分享到:
当金陵城的蝉鸣与暑气交织成盛夏的乐章,南京街道的电动巡逻消防车正以科技之翼,为市民编织一张无形的安全网。作为城市安全治理的创新实践,这款集环保、智能、高效于一体的新型装备,在暑期高温与客流激增的双重考验下,展现出守护城市安全的独特价值。

科技赋能,织密安全防护网
南京麟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电动巡逻消防车,以“小身材、大作为”的设计理念,破解了传统消防装备在狭窄巷道中的局限。针对新街口商圈、老门东历史街区等区域,车辆最小转弯半径仅4.2米,可轻松完成180度原地调头,精准抵达模拟火点。车顶搭载的热成像双光谱摄像头,能穿透烟雾精准捕捉0.5米级火源,AI火情识别系统从发现火情到启动细水雾灭火装置仅需3.8秒,效率较行业标准提升4倍。在南京南站的压力测试中,这套“感知-决策-响应”的闭环系统,展现了科技赋能下的安全治理新范式。

绿色静音,融入城市人文肌理
采用零排放动力系统与静音巡航技术,车辆行驶噪音低于55分贝。在玄武湖端午诗会现场,静音模式确保朗诵声清晰可闻,而应急通讯调度系统仍能实时回传指令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守护,让科技与人文在城市空间中达成和谐。车身特别设计的低地板入口与防滑踏板,针对中山陵景区老年游客占比超40%的特点,体现着对特殊群体的关怀;G24路假日旅游线上,车辆化身“流动服务站”,配备AED急救设备与便携式轮椅,端午期间协助3位突发不适的老人及时就医,彰显着城市治理的温度。

智慧联动,构建空天地一体化
在南京奥体中心“智慧安保指挥平台”,每辆电动巡逻消防车都是移动的数据节点。通过5G网络,车辆位置、状态、环境参数实时上传至数字孪生系统,形成立体化安全矩阵。端午龙舟赛期间,系统通过人流热力分析提前15分钟预警拥堵风险,调度车辆快速疏导。与无人机编队形成的“空天地一体化”作战单元,在钟山风景区山林防火演练中,实现从火情确认到初期处置仅需8分钟,较传统模式节省50%时间。这种“科技+协同”的治理模式,让城市安全防护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。

续航无忧,践行低碳发展理念
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实现单次充电续航150公里,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达85%。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端午安保中,12辆巡逻车连续工作12小时未产生任何排放,年减排二氧化碳量相当于种植1.1万棵乔木。这种“零污染、低能耗”的特性,不仅契合南京建设绿色城市的战略目标,更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“南京方案”。

人文浸润,打造流动安全课堂
车身LED屏滚动播放防火提示,语音系统用南京方言播报安全须知,让安全教育融入市井生活。与南京公交集团建立的“车车协同”机制,在G16路假日线路上实现应急按钮信号实时接收,端午首日通过该机制成功处置2起儿童走失事件,找回时间缩短至8分钟以内。在仙林大学城,车辆不仅是流动的消防站,更成为学生的“安全伙伴”:雨天展开为临时避雨亭,酷暑时化身移动凉茶站,考试季提供应急文具补给,车内常备的AED除颤仪与静音发电装置,已为37场夜间自习提供照明保障。这种“守护+服务”的理念,让安全治理超越了传统范畴,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。

从紫金山麓到长江之滨,从繁华商圈到历史街区,南京的电动巡逻消防车正以“科技之智、绿色之心、人文之情”,重新定义城市安全的新高度。它们不仅是应急救援的尖兵,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。在这个暑期,让我们在科技的守护下,安心品味金陵的千年风华,共同见证文明与安全的完美交融。
 

上一篇:景区共享观光车:撬动千亿市场的财富新引擎
下一篇:没有了